設計學院應該是怎樣的呢?
或許,渣哥說的,
德國建築系的課程安排,
可以給我們一個思索的機會。

台灣的設計學院,
科系分的很細,
但相對的,
也容易自己歸類、窄化,
設計也就慢慢被分化了。

我自己也曾經那樣,
也許現在還有那麼一點。
只是慢慢體認到,
設計,涵蓋的範圍是很廣的,
所有類型的設計都是互通的。

如果設計學院的各個科系能夠融合,
互相學習、截長補短,
應該是件美妙的事。
設計本身不就是件美妙而多采多姿的事嗎?

我想像,
有一天,設計學院變成這樣:
大一的時候,大家都上同樣的基礎課,
類似像繪畫、造形、構成、攝影、設計史、藝術史…
這類的課程;
大二開始興趣分組,
但仍可以選修自己有興趣的「專業」課程;
大三慢慢進入比較專業的部分,
不過各類型的「專業」仍可以互相交流,
在展覽或某些課題的操作上...
應該會是挺有趣的事吧!
或許還可以激發一些不同觀點的設計思考...
呵呵,這似乎跟歷史上某些先進的想法有些類似
(個人認為啦!)
這只是個單純的想像,
也許就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罷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