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者,某種程度是個考古學家。
做研究,像是考古隊在挖掘一座古墓。
你無法確知,地底下藏著的是不是瑰寶…


國中的時候,懷抱著夢想,卻覺得大學還很遙遠,考試很多,還很渺小。
一眨眼,離開了國中、高中(專科),大學也畢了業。
對於研究,不大懂,卻有某種自傲撞擊著自卑的小宇宙。
晃蕩晃蕩,進入了研究的世界。
迷迷茫茫地搜尋方向,像在四處探訪寶穴。
直到,確立了題目,算是找到一處基地,有了目標與方向。
但這時候,
任何假設皆有其可能性,任何新發現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。

研究者,某種程度是個考古學家。
做研究就像考古隊在挖掘一座古墓。
你無法確知,地底下蘊藏著的是不是瑰寶,只能竭盡所能的朝未知探索。
即便歷經多方探測與觀察,在挖掘的過程中,希望和失望都有可能發生。
在最好的情況下,假設正確,方向無誤,珍貴的寶藏在當中漸漸被揭露、一一浮現。
然而,很可能,地底下什麼也沒有,你只得到錯誤的結論;
抑或者,受到造墓者愚弄,誤將假墓視為真墓,誤將假寶視為珍寶;
又或可能得到的只是被盜寶者掏盡之空墓一座,難能從中探得什麼。
偶有微小發現算是不幸中之大幸,然則此墓已空,只能徒留遺憾。

這之中,猶可能來上一記驚喜,算是負負得正。
在錯誤的挖掘方向下,猛然來個意外的發現,總歸離原先設定的目標遠矣。
或許,這也就是做研究的價值和成就感之所在吧!


後記:
這一篇搞得好像寫完碩論的感想,也太早現身了!
不知為何的有感而發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