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的生死學
文/李清志

中國人是忌諱談死亡的民族,一年四季都不方便談論死亡,秋天的「中秋節」、初夏的「端午節」不會談及死亡,冬天的除夕新年更不能講到與死亡有任何關連的事物,如果真的要談「死亡」的議題,可能春天的「清明節」才是最佳的時機。

傳統上,我們對於清明節的意義,多停留在「慎終追遠」,我個人卻認為清明節的掃墓活動,其實隱含著古人深厚的智慧。清明節在春天季節轉換之際,為了掃墓,人們離開城市、離開工作,前往郊外,沐浴在春天的新綠當中,享受大自然的春光;利用掃墓的活動,人們重新體會大自然的四季變化,重新認識大自然及生命的生老病死,等於是上了一堂春天的生命課程。

人們離開忙碌的工作,進入寧靜墓園、面對死亡的議題,也是很重要的生命課程。建築學者克里斯多夫.亞力山大(Christopher Alexander)在其著作「模式語彙」(Pattern Language)一書中,談到城市墓園的議題,他認為應該在城市中設置小型墓園,讓死人與活人的空間有交集的地方。墓園的碑文或墓誌銘,儀式性地被展示於墓碑上,提醒著天天路過的市民,好好珍惜生命的短暫,努力於正經事,並尋找生命的真正意義。

特別是對於那些醉生夢死的城市居民而言,如何提醒他們,將他們從消磨生命的惡夢中拉出來,是都市的責任之一。在都市規劃中,墓地的安排是一劑猛藥,它會提醒市民們,死亡與每一個城市居民其實是息息相關的,沒有一個人可以因為逃避死亡,或企圖背向死亡,而能真正免於死亡。死亡既然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實,它便有鼓勵人好好活下去的作用,正如達文西所說的:「充分活用的人生,帶來一個明白的死。」

「人生的光明面」一書作者皮爾博士(Dr. Norman V. Peale)曾說:「問題之存在正是人生的標誌,天底下沒有問題存在的地方,就是墓園,因為那裡躺著的全是死人!」的確,在台灣這座擁擠的島嶼上,假日裡到處人潮滿坑滿谷,很難找到一處平靜、安詳,可以沉思、漫步的地方;而墓園的清新寧靜反倒成了我假日思考、漫步的好去處。在忙碌擁擠的都會中,擁有幾個幽古、安靜的墓園,可以提供市民在內沉思,使原本混亂的思維在此得以重新織結與沉澱。

不過,台灣的葬儀空間的確有改善的空間,不論是火葬場、葬儀社、墓園等空間,經常都是亂糟糟、鬧哄哄的感覺,讓人內心焦躁,無法獲得平靜的心靈。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在岐阜縣設計了一座稱為「瞑想的森林」齋場(即火葬場),這座公家的火葬場沒有亂七八糟的花圈、腳尾飯,或是尖銳麥克風傳來的道士念經,有的只是優美的建築,寧靜的樹林,以及清澈的湖水,所有喪家親友安靜聚集,在安靜莊嚴的空間裡,追思先人,並且在得著內在的心靈安慰。

在清明節來臨之際,我期待有更多人因為去墓園散步,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;同時,我也深切盼望,台灣的葬儀空間可以有革命性的進化,讓國人可以真正在那些地方得到心靈的平靜與安穩。

全文網址: 李清志:春天的生死學 | 名人堂 | 意見評論 | 聯合新聞網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甫在報上看完這篇文章,隔日一早,就提前掃墓去了。
進到公墓區,已有一大群人在祭祖,
拜完土地公和地藏王,便進到納骨塔曕仰先人。
老媽憑著記憶找尋先祖的位置卻遍尋不著,
我們梭行於一個又一個外觀類似的罈前,看著一個個陌生的名字……
前後幾戶人家來訪祖,紛紛循著編號前進,
對著孫兒介紹著自己的先人,叨叨絮唸著對後輩的期盼。
來來去去,忽而寂靜了下來,站在暗處,不免有些恐懼。
穿循了幾回,只找到奶奶的位置,確實是記憶中很接近入口又很高的位置。
想來咱家族似乎習於憑靠記憶,電話那頭的叔嬸亦說不清確切的位置。

望著一排排擺放齊整的骨灰罈,發現人到了這裡 
最終 也只剩下一組數字,第幾排的第幾號。

出了納骨塔,外頭又是一陣嘈雜,伴隨著焚燒紙錢的煙塵和香煙,
腦子裡不禁又浮現李清志的這篇〈春天生死學〉,

亦想起曾有同學畢業設計做的是火葬場的設計,
是的,我們真應該清靜下來,好好地思索那平常不願碰觸與面對的議題。
  
 
 
 
車行一會兒,來到了新建成的納骨塔,祭拜阿祖。
今年一併進到塔裡,不再需要除草和刈紙。
走進新建的塔裡,新式的塔位同樣整齊劃一, 

雖較之舊式的納骨塔來得明亮許多,
但不免仍帶著某種讓人感到隱微存在的恐懼感。
不明白是空間的設計上產生的某種氛圍,

抑或是存在於社會、文化、傳統思想影響下的忌諱和恐懼的心理造成的, 
再或者是自己心思不夠清明澄淨,才會讓恐懼襲上心頭,

又或許這是屬於人的共有的恐懼的投射-對死亡的恐懼…

再離開時,仍舊煙塵滿天,人聲再次攪擾了我的思緒。
一旁的阿婆抱怨著新塔不能帶香進去參拜,如何如何的不便利…
我想著:或許要改變這種風氣,還需要一些時間吧!

在離死亡最近的地方,思索著死亡,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而今天,是習俗上真正的「清明」。

(古人真會用辭,確實在這樣的日子、這樣的地方,心需要大大的清淨澄明)
臉書塗鴉牆上隨處見到的卻是潤餅。
似乎現今的我們,還是習於忽略生死的思索,

在這樣的日子裡,僅止於追念,僅止於吃。
忘了在這樣的日子裡,也可以有更深刻的思索,

特別是平日被視為禁忌的課題-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。

感謝,李清志的這篇文章,讓我有一番不同的思索和體會。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