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兩點,
在設計弄到頭昏腦脹開始「翻箱倒櫃」的時候,
沒有意識的抓起架上的水彩課本,
沒錯,就是那本,維尼上課用的那本,
謝明錩的水彩畫法的奧祕∼
我竟讀起他在目錄頁之後的文字,
他是這麼說的:
「數學這東西,枯燥無味!」
上高中的第一堂數學課,
我們的老師這樣嘀咕著,果然,
聽完了他的第一堂課,我證實了他所言不虛,
從此,數學的奧妙從我的生命中剔除,
我放棄了數學-----就在他講完了那句話之後。

一位老師浸淫他的專業數十載,
居然無法從透徹的理解中,
享受到一種自由、無礙、與出神入化的真滋味,
而卻僅僅換來「枯燥無味」四個字,我們不得不說;
「此為人師者,差矣!」

如果不能感動自己,焉能感動別人?
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感覺有趣,如何使人有趣?
數學老師的一句話,不但對自己無益,
更連帶的使學生們受累,豈可不慎?

因此,教學之首要便是「趣味」,
倘若一位老師有滿腹經綸,
卻不能整理出一套引人入勝的課程,
再加上愉悅的上課方式,
這就如同用上好的原料烹調,
卻獨缺色、香、味一般,
永遠令人有「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」的遺憾,
學習成績可就得大打折扣了。...


反觀今日系上的大三教學,
雖口口聲聲強調大三是大學四年裡的轉捩點,
是邁向大四畢業設計的準備期,重要性如何如何的...
卻沒能「用心」出好一份題目、規劃好一套教學方針,
除了忽略了最根本的「趣味」,
更帶給學生對於設計的失望與無助感,
這就是所謂的轉捩點嗎?
(由滿滿的信心和興趣轉為毫無信心與興趣)
或許「教授們」本身就不樂於設計吧!
他們的教學,已由實際的教學,
轉變為發洩情緒與建立自信的來源,
剩下幾名較有為者,卻無法與之抗衡。
這現象已非一、兩日,
卻始終沒有改變的跡象!

更有甚者,對學生這麼說:
我當年在學校成績很差,是某大學最後一名畢業,
而今卻能接到許多案子、賺進大把鈔票,
靠的是「人脈」,
只要手下有人能用,設計做的再差也無所謂!...
此番言論,豈是為人師表能道之語?

我深深的對這一切感到無奈,
也深深的,受其所害!
今日,我只能靠自己,再次尋覓熱情與興趣,
只求,能及早離開這人間煉獄...
(趕快畢業吧∼∼∼) 而對於那些默默盡心盡力的師者,我,只有尊敬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