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後,出門走走。
臨近的巷弄間,有個小公園,微寒的氣溫搭配枝幹如蜘蛛網般錯節的樹木,零星幾片沒掉落的葉子,或全是枝幹,更添寂寥。
想起這幾個月來回於臺中臺北,國道邊的路樹,被一道道冷颼颼的風吹過,晃動的樹木,對我招起了手。在那無心的一瞥中,我發現了侘寂。這是清冷寒冬中特有的韻味。只可惜過往讀過的詩詞都還給古人了,否則此情此景,敢情是個吟詩的好時節呀!
自然的美,就是如此極單純又富哲理。少了葉的遮蔽,枝幹的形態之美被凸顯出來,每一棵樹的不同個性亦表露無疑,色澤、姿態都有獨特的美,好似在提醒我少些武斷的批判,多些欣賞。
小公園裡當然不止這樣的樹。黃花風鈴木、櫻花樹、楓樹、大葉懶仁、火焰木和說不出名字的...鳥兒在枝頭嬉戲,飛過來又呼嘯而去,哼奏動人的樂曲。自在。
我拾起落到地上的紅葉,有的色澤暗紅,有的混著褐黃,橘紅的,或帶點微綠的葉緣,每一片都不一樣,細細端詳,都美。很長的時間沒有這樣體會生活中的美,我這才明白原來我錯過了如此美好,對這一景一物視而不見 。
張雍說的沒錯,要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。生活的體會就是在這樣的步調節奏下才顯現它所具足的力道。逐漸在過程中被自然導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