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去.是最棒的禮物。
只是…它總包裝得不完美,讓人不想一探究竟。

這些日子,我逐漸可以接受一些事情。
恍惚中,也嗑了幾本小說。
不知是受什麼力量的召喚…說不上來。
我向來不太看「純愛小說」的。
興許是在尋找某種相似性和認同吧!(連自己都覺得驚訝)
亦或許,根本不知道究竟在找什麼。

開始的第一本,是從老弟那疊小說中意外瞥見,
看似不太會是他這樣一個大學生會看的讀物。
橘子的《妳在哪裡,都是我心裡的缺》
我承認是那個Title吸引我讀下去,
於是也被某些內容搞得有點down。(你說說,這不是自找的嗎)
明明知道,卻還是不顧一切的啃了…

接著,我開始搜尋橘子的著作,
(但不用錢的總被借空,而要錢的總被封在架上書皮外的塑膠膜裡)
我像是細胞飢渴得想吞下大量的什麼似的,感覺自己不自覺被牽動著。
不知道這些舉動代表什麼意義?
是我還不想讓這事就這樣淡去?在提醒自己什麼嗎?

偶然的某天,在文化局的書櫃裡拿起《對不起,忘了你》(其實想看的並不是這一本)
並意外發現那本老是被預約著的張德芬的《遇見未知的自己》躺在一邊,
驚喜之餘,索性都借了。

當然《遇見未知的自己》並非純愛小說,
算是我一直一直很想找來看,但還沒決定是否要掏出小朋友把它帶回家珍藏的一本。
相當慶興當天為了尋找橘子的書而走到小說區。
這本書,讓我思考了很多,也發覺自己似乎有成長了那麼一點點兒。
最後也掏出了小朋友去便利商店把它領回家。
(或許改天再來分享這收穫吧!)

隨後,在金石堂K了「H」的《未來,我是你的老婆》
(有想再把它帶回家重K的fu)
看完後步出書店,耀眼的陽光灑落眼前,只覺得有種平和的喜悅感。

而今天又在文化局新進書區嗑了一直想吃的橘子的《不愛,也是一種愛》
一直是除了書名,還有封面也吸引我。
一直想知道那會是什麼樣的故事。
(可惜書局總會加塑膠膜,以免像我這樣的顧客順手把它看完。於是一直拖到了現在)

這些看下來,似乎心態上也有些轉變。
比較不會再拿石頭砸自己腳了。
或許這可以算是某種程度的接受吧,或者是臣服。
就認了!

有時候故事給人的啟發,遠遠超過你的想像。
即使我們仍不知自己是被什麼吸引,才找上這些故事的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