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術館的專題演講,10月份的第一場講演在今天悄悄展開。
主題是:Bodily Space,身體的空間:從機器都市到人性都市
主講人:台北大學都市設計所 副教授 郭肇立

這場演講主要針對2008年威尼斯雙年展--DARK CITY
做理念的論述以及在建築上的概念思索。

在衛星圖上『晝夜』是可以共存的,
只是身處於當中的我們無法同時感受到。
人在晝與夜身體的感受度不同,
而往往是在暗下來的時候,身體的感覺較為敏感。
而與空間最為密切的,也是我們的身體,身體可說是最佳的空間檢測器。
於是透過這一個面向,向內思索、探求,從「身體」出發,重新尋找台灣的城市建築。

台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,出現了「西化」的迷思。
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似乎外國的團隊才是菁英!?
(這讓我想起許久前看新加坡電影《小孩不笨》當中的某個橋段,就很明顯的體現了此一觀點。)

西方的建築追尋的是「陽光都市」,
由於許多國家位於緯度較高的地區,陽光,是他們最嚮往的。
Gropius曾說:「建築應該要提供每個家庭每天至少6小時的日照。」
也因此西方的大街廓、建築與建築間的寬距、十字形平面、帷幕牆等等,
都是他們追求陽光的產物。

在亞熱帶的台灣,我們需要的不是6小時的日照,而是「陰影」。
但我們的建築卻沒有隨著環境而改變形態,
卻尊崇了西方當紅的建築「形式」。
台灣有許多廣場,在白天的時候不會有人想駐足停留;而夜晚,依舊冷清。
像是總統府前廣場、自由廣場…(我想說還有雲科的中軸線大道)
白天烈日罩頂,沒有一點陰影,只想快速經過,誰也不會刻意停留;
夜晚,五彩燈光打得廣場透亮,廣場卻還是孤單。
唯一充滿活力的,是巷弄狹窄的夜市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