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歷史,不只是過去人的故事,更是整個族群的溯源,文化的根。
在這島上每個生命光譜,都有那麼一部分,繼承了那遙遠過去的記憶。

看了《阿罩霧風雲Ⅱ-落子》,對於歷史,對於臺灣的過去有了更深刻的瞭解,
終於稍稍明白在時代巨輪下,在亂世之中,人們的無奈與選擇。
電影站在中立的角度,藉由阿罩霧林家為切面,縱觀時局變化,
兼談世局的轉變中,人們所經歷的選擇與無奈。

我忽然對於在文學作品、影片記述或早期前輩藝術家所描述的那個時代,有了更深一點的理解。
我更加明白大時代之下的種種無奈。那可說是一代人的共業。
早期觀看前輩文學家的作品、藝術史或相關的紀錄影片時,總覺得有隔閡與距離感,
無法理解在那樣的環境下竟能如此堅定信念的理由。然而今終於稍能明白了些。

亂世之中,不論是利益糾轕或是為了求生存,那選擇都是艱難的。
清時以善戰為國建立功勳的林家,在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後,出現了不同的選擇。
一者因時局動亂而攜家眷從中國回到臺灣,當時15歲的林獻堂,選擇了溫和的方式面對這樣的局勢轉變;
其中林祖密則選擇了前往中國繼承昔日武將之家的家業與理路,尋找機會投入於軍事。
兩種選擇皆承擔了不一樣的考驗與壓力,但共同的目標都是追求理想中的好生活。

被殖民的無奈,為求生存自保,選擇歸順的需承受變節或懦弱之類的種種壓力與質疑,這路線是辛苦的。
少有人能夠理解其中的辛酸,但這當中所需具備的韌性則更強大。
然而政權交替所帶來的攏絡或懷疑,也是更深層的心碎。
選擇這一路線的林獻堂,推動成立國會讓人民自治失敗,又經歷皇民化(同化)運動,
轉而為保存文化根本和教育努力,終於國軍來到這片土地,唱著黨歌揮著黨旗歡迎,
卻沒想到迎來了懷疑,五十年的隔閡加上各自立場的不同以及主政者對當地人的不信任,
白色恐怖、228事件在島上上演,盼不到理想中的家國,最終選擇放逐到日本,直至離世。

走武戰派的林祖密不得志於權利鬥爭,死於軍閥之手;
其子林正亨初期加入聯軍抗日,殘忍的必須面對皇民化時期日軍徵召臺灣人去和聯軍對打,
而後因傷被棄置,撿回一命後又遭冷落,甚而為父申義毫無下文,失望之餘與妹妹林雙盼投入共黨。
白色恐怖時期被捕遭槍決,其妻後到中國成為謝雪紅的祕書多年…

這些站在各種立場所作的選擇與互不信任與誤解產生的各種隔閡、嫌隙與對抗,
戰亂、被殖民、國共之間的矛盾、光復後的隔閡、不信任與誤解…
大環境的變遷下,每個個體都不得不必需作出選擇。
基於個自對國族、 家與美好生活的想像,
有些人選擇臣服,有人右傾,有人左傾,
有人在順從中仍有自己的理想與堅持,用自己的方式應對著,
這裡面隱含著多少無奈與不得不?誰也沒有錯,也沒有對,只是立場不同。

戰爭其實不遠。
慶幸我生長在現在的臺灣,不是在戰事之中成長。
但我這一代人,如同前一代人,生於斯,長於此,依然承擔了這島嶼居民的共業。
我於是明白前輩文學家、藝術家或政治家們的堅持從何而來,
那只是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在追求與回應他們的理想生活,即便時代巨潮使人無力。

此一時,彼一時。
生在富裕時期的我,是幸運的。但我們的戰爭還未結束。
島上的政治力與意見的分歧,仍然繼承著過去百年來的紛擾,我們是找不到根的人。
歷史的長河流到今日,長期以來的「被治理」,荷蘭、明鄭、清、日、國民政府,
對島民而言都是外來政權,從來不是站在島民的立場的安治,我們的根在哪裡?
無論做了什麼選擇,定位總是模糊。由此也可窺見今日政治鬥爭的混亂狀態,
人們心中的那些觸不得的、埋藏在深處的集體意識造就的社會現況,似乎也不是太難以理解。

回看家庭也是(工作亦然),成員間不同的觀點與立場,只不過是個人理想生活的選擇與延伸,
需要的不是「統一」做法,而是尊重多元。
在多端撞擊之中找尋彼此都能採納的平衡點,我想這就是和平。

【延伸閱讀】
阿罩霧風雲 各自追尋的烏托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