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聯合報╱王俊傑(新媒體藝術家、策展人)/文】2009.10.2

見證網路時代的新藝術領域

在網路上,藝術不僅展現了獨特的數位美學形式,它更時時緊貼社會動向,作為一種進步的觀念創作,創作者有時也是網路世界的觀察家、批判者……

一、網路時代與藝術關係的開展

1946年第一台全功能大型電腦的問世,為人類創造了全新速度化的變革可能;而1969年美國國防部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布署的第一個通訊網路節 點,更宣告了我們的文明與生活習慣將被劇烈改變。這些改變的起點,都是基於軍事用途的研究,但最後卻也因為普及化的應用,直接影響了當代文化與藝術發展。

網際網路的無國界性與自主性,適時補足了以強權經濟資訊為主的不平等狀態,它一方面與全球化的腳步相結合,創造出無階級性的知識平等現象,但另一方 面,卻也更加凸顯高度開發國家的科技控制現實。原本以科技為基礎作為自由流通資訊的新形態資源,突然成為另一個資本競逐的場域,這種相矛盾的文明狀態,正 是當下網路世界與文化發展間的多重拉扯面貌:教育的、知識的、媚俗的、商業的、模糊的、互動的、菁英的、社群的,甚或批判的。

今日我們重新回顧網路世界與文化藝術的發展關係,可以從中看到它與歷史動脈相彷彿的歷程。一是建立在數位典藏基礎上的藝術上網應用,將傳統的實體藝 術作品、檔案文件,透過數位化後再上傳到網際網路之中,形成一個極為龐大的藝術教育及推廣資料庫,在博物館、機構與個別使用者間流通。其次是純粹以傳控空 間(cyber space)為思考載體的藝術創作,這個史上從未發生過的藝術形式,貼切的與這個時代的數位思考緊緊結合,創作者們結合網路技術與各式議題,將參與者的互 動狀態納入,許多作品甚或企圖質疑網路媒介本質。最後,近年新興的網路社群概念,則試圖在實體閉塞的國家主義環境下,開創一個新穎人際關係與知識文化的累 積及傳遞方式。

二、藝術新生地與新可能

1991年的網路開放政策,對於日後新形態文化藝術演進的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,但網路世界與藝術的開展,卻是靠著眾多創作者與團體組織的各式串連而成。

以「電子布告欄系統」(BBS)作為主要介面的非營利性網站「The Thing」,在傳播連結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等部分扮演了吃重角色;各類型藝術家、作家、策展人、媒體、美術館與一般藝術愛好者之間即時傳達與交換藝術訊息,是早期醞釀與傳播新媒體前進觀念的重要根據地。

其次,於1994到1998年期間上線運作的「阿達網」(ada'web),則可被視為最早正式以網路形式策畫與展出藝術創作的網站經營。「阿達網」直接邀請藝術家在網路上進行創作,包括擅長以文字作為表現的當代藝術家珍妮.豪瑟(Jenny Holzer)、以女性主義議題聞名的朱麗雅.雪兒(Julia Scher)等多位知名藝術家參與了計畫。「阿達網」點出了網路藝術的特有手法:介面式的、互動性的、情境感的、數位美學的、非實體空間的。

九○年代中期以後,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,藝術家亦具備了更多相關技術知識,多個機構紛紛推出與網路藝術相關的計畫。重要者如1995年奧地利林滋電 子藝術節,將「網路藝術」正式列入競賽項目,1998年更推出「資訊戰爭」的策畫主題,宣告「資訊成為一種戰略的武器」時代來臨。接著1997年的第十屆 德國文件大展(Documenta)大量涉入以網路為主題的計畫。

緊接著這股風潮,多個重要美術館推出委託創作的網路藝術作品,例如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於1998年委託台灣旅美藝術家鄭淑麗創作的第一件網路藝術作品 《布蘭登》(Brandon)被推出;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也進行了類似的委託。在此期間,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舉辦了純網路線上展覽「!世界你 好?」(!Hello World?),網羅各種不同議題的網頁(包括變性人、鼓吹新納粹的網站),讓我們檢視一個完全開放的新社會可能。

三、作為批判與顛覆精神的網路藝術

1988年,一個二十三歲的美國大學生莫里斯(Robert Tappan Morris),透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網際網路所傳播的電腦病毒,癱瘓了大約六千個電腦系統,堪稱當前數位時代下病毒夢魘的始祖。電腦病毒或駭客,顯然都是 這個依賴數位秩序世界的破壞者,但他們所質疑的無形科技操控與人類原始本能的喪失問題,卻又是當代藝術家思考介入數位網路時代的重要方向。

九○年代中期,來自荷蘭與比利時的雙人組團體「喬帝」(JODI),他們以匿名的方式在網際網路上展 開一場介於駭客與觀念的模糊形態創作。當使用者登錄了他們設計的網址後,電腦螢幕視窗會產生假性破壞效果,出現的各種錯誤訊息與螢幕切割畫面無法停止,直 到你重新開機為止。「喬帝」的創作在網路商用普及化的初期引起震撼,他們觀察到人們開始無法離開瀏覽器的現象。瀏覽器已成為人們通向資訊世界不可或缺的介 面,一旦失去了瀏覽器的主控權,正如突然斷裂的文明一般,將讓人無所適從。JODI的作品強調數位時代下的人們,應有可隨意介入與抽離其中的自主意識。

其次,來自紐西蘭的藝術家喬許.安(Josh On)與跨領域團體「未來農人」(Futurefarmers)於2001年所共同創作的網路作品《他們統治》(They Rule),以入侵資料庫的爭議性手法對全球化經濟結構提出質疑,引起了國際藝壇的熱烈討論。至2004年為止,他們調查收集了全美國前一百大知名企業的 公司組成內容,並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料庫,點選進入網址後,可以看到所有公司的董事會組成,透過董事成員手上的手提箱,再次連結到他們的其他投資或身分。 這些掌管重要公司資源的成員,互相交叉持股、投資或擔任董事的狀態,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大型織網,這織網基本上就是掌控我們世界的主要經濟結構。

《他們統治》利用網際網路資料的存取功能和具有透明性的潛力,剝解了經濟政治學的上層結構,它強烈批判了跨國企業所形成的強大錢網,更凸顯了下層世 界公民在當中的處境,要不是坐以待斃的任人宰割,不然就得起而穿透全球化的進步假象;當中最重要的便是,企圖回復網路作為平等民主媒介的原始用意。

四、新藝術史觀與更開放的資訊世界

經由無形的資訊傳遞空間,藝術作品的「實體性」定義開始變得模糊,它不但表現在像「網路藝術」這類一定要在網路上生成與思考的類型上,越來越多與大 眾自身相關的議題亦被提出討論。網路的「社群」概念漸形成一股新的集結方式與力量,它連結個體與個體間的交流意見,特別是在與上層權力相抗衡的關係上顯得 生氣勃勃。

當前流行的「部落格」(Blog)便是網路社群的典型,其他如維基百科(Wikipedia)等需要網民共同參與的知識環境,都是相關的社群性網站。就在這樣的分享意識中,探討網路媒體意識形態的未來性議題,成為新的關注方向。

2001年鄭淑麗與多位藝術家及策展人共同創立了《派樂西王國》(Kingdom of Piracy)計畫,此計畫著眼於在快速流動的資訊世界中,如何由複製行為去定義合法與非法的界線。「知識」應是人類共有的資產,而非由資本家壟斷,因 此,「盜版」變成了一個介於科技、道德、金錢與生存間的曖昧行為。《派樂西王國》認同P2P的檔案分享,並鼓吹所有網上資訊的自由上傳與下載行為,它也導 向了另一個方興未艾的社會資訊議題:創用CC(Creative Commons)。創用CC是標榜合法共享網上資源與再利用的網站,使用者可以免費下載與運用檔案資訊,這個資訊共用與知識累積的概念,與時下愈來愈商業 化的網路世界恰成對比。

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有了巨大改變,而它所帶動的文化藝術景況,又與我們認識的藝術史觀有著極大差異。在網路上,藝術不僅展現了獨特的數位美 學形式,它更時時緊貼社會動向,作為一種進步的觀念創作,創作者有時也是網路世界的觀察家、批判者。藝術與生活,藝術與自身的權利,藝術與知識的建立,都 一一在網路時代中實踐。

文章來源:聯合新聞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