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日本與台灣/香港與台灣,常被放在天秤的兩端,衡量未來的台灣。
看了NHK《青春煞車》與《魯蛇自拍秀》,
心靈的解藥與整體社會是共構關係,
整個世代都籠罩在類似的情境底下,說起來也是種國際化的同病。
人際的疏離,傾聽與傾訴沒有獲得足夠空間,孤獨白熱化。
(超)高齡化社會與晚熟世代的碰撞,高堂之上還有高堂,青年無法談理想。
尼特和啃老的解壓縮密碼在哪裡?
派遣職缺多過於正職的社會現況會出現在未來的台灣嗎?
仔細想想可能性頗高。
如若企業的用人思考仍遵循著ODM的邏輯,這天就不遠了。
而這夾縫中是否有新型態的工作方式產生?
應該怎麼重新看待工作與生活?

孤獨的青年人與孤獨的老人同樣需要關懷,
隱藏在我很好面具底下的影子更需要光。
對《青春煞車》很有共鳴,
人們的確容易以自己片面的觀感來認定一個人,
對於人共同會面臨的





【延伸閱讀】
「介護離職」現象普遍 上班族成公園流浪漢 
「上班比上學困難」已經30歲了還靠爸媽養,是社會問題嗎?
晚熟世代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社會 工作 人生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