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從國中畢業,就一個人隻身在外。
雖有同學/室友,卻不免孤獨。
但或許,當初不想家的原因,是因為爭執。

人很奇怪,總是想著得不到的事/東西。
國中時期,家-是爭吵、是戰火。
我總期待著補習時間-
可以不必待在家,起碼遠離戰場。
那時,希望離開,眼/耳不見為淨!

國中畢業,考上台南的學校,離開家鄉。
原以為會思念,卻沒有。
看著宿舍一堆淚人兒,而不為所感。
只覺得「沒什麼」---
一~二週回去一趟,沒啥好想。
直至課業開始越加繁忙,
壓力的累積與回家次數的減少,才開始有了思鄉情結。
製作專題的那一年,同組的都是台南人士,
每到晚上六、七點,就陸續有家人call來關心,
「吃飽沒?幾點要回家?…」
總使我感到特別孤獨--即使假裝不在意,也難掩落寞。

很快的又離開待了五年的台南,進入不少人稱羨的雲科大。
新的領堿/愛留人的老師/陌生難懂的課題/合組的吸血蟲/…
離家更近,卻不得歸。而我與家的距離,似乎相對的更遠。
同學總愛開玩笑的說:哪天你回家,爸媽都不認得你了!
或許真是與家聚少離多,
對家的感覺,越來越陌生,每次回來都有不同的風景。

如今,歸家已近兩月,彷彿回到從前。
家中不和諧的局面仍在,攪得心裡一片煩亂。
此外,原先得以獨處的房間,不再屬於我,
帶回的東西,只能四散擺放在家中各處,
使我經常遍尋不著,頗為不便。
矛盾的情緒由然而生。
究竟該往外飛,還是留下來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.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